京都美山-侘寂之美

想像一個畫面。
一片枯葉在畫面正中間,微風吹過令它輕輕晃動,迫不得已從樹枝凋落。

再想像一個畫面。
一根樹幹在畫面正中間,樹幹上有一道裂痕。

凝視某事物一段時間,畫面靜止不動,這種拍攝手法令你想到甚麼?有留意日本的藝術、攝影作品、日本電影的話,對這種畫面也許不感陌生。這種帶有荒涼悲傷之意,散發寧靜衰頹之美,牽起心裡一陣共鳴的美學概念,在日本文化裡稱為「侘寂」。

何謂「侘寂」?
侘寂(假名:わびさび;譯音:wabi sabi)」為傳統日本美學概念之一,粗略地解釋的話,可以將其定義為一種以欣賞未完成、不完美和短暫的事物為核心的美學態度。侘寂通常體現於簡樸、靜謐、殘缺、不起眼、粗糙、衰頹的事物之中,這種被視為「異類」的美學態度,與西方以完美、工整、對稱等大眾審美標準正好背道而行。關於侘寂的概念,現已有不少日本文化學者作出深入研究。當閱讀有關研究資料時,令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地方,是位於京都南山市的一個小農村-美山町。
說到日本現時僅存的茅草屋聚落,岐阜縣的白川鄉合掌村可說是現時最為人熟悉的地方,近年亦吸引大量海外遊客到訪。相對而言,美山町的茅草屋聚落則較鮮為人知。一定要到訪美山町的5個理由是甚麼?前往美山町的交通攻略為何?這篇文章不打算重點介紹美山町的歷史價值、建築架構,也沒有任何交通教學,而是單單想記錄筆者到此一遊時,所感受到的簡樸平凡-侘寂之美。

簡樸平凡之美
美山的美,不是那種「絕景」之美。它不像金閣寺般富麗堂煌,不像清水寺般宏偉壯麗,也不是白川鄉那種令人嘩然的隱世美景,而是一種簡樸、不起眼的美。經過一趟轉折的車程後抵達美山町,巴士離開的一刻,剩下的是一片寧靜。我們到達時正值寒冬,但未至下雪的低溫,沒有銀白雪景。遠看是綿綿山巒,滲雜枯黃、轉啡的林木,山腳下的是一個由大約四十間茅屋組成的小村落,金黃色的茅屋屋頂,與山上的枯木和諧共存。寒冷的空氣、杳無人煙的村莊,令人錯覺走進了像《千與千尋》般的二次元空間。

不規則、不完美之美
村落的佈局很凌亂,沒有工整的規劃,道路也不平滑,總是在不經意的地方出現斜坡,感覺似是有一戶人家落成時,便鋪一條道路從門口通往其他地方。在這種不規則的小路上散步,讓人份外期待會走到甚麼地方去。道路上有零碎的沙石,但沒有膠樽、紙盒等垃圾,好像清理道路的人,也沒有打算去掃走碎石。這令我想到,對「侘寂」影響甚深的戰國時代茶道大師-千利休打掃庭院時,並不是要清理所有垃圾,而是要留下一點點落葉。當然,這裡的居民大概沒有刻意營造侘寂的概念,但正是這種不刻意的結果,才令我感受到侘寂之美。

原始的鄉土氣息
侘寂之物看起來通常是粗糙、不高雅的,製作出來時通常與質料的原始形態相去未遠。就如美山的小茅屋一樣,近看每間古舊的茅屋,茅草的長短不一、參差不齊;茅草上更長滿翠綠的青苔,予人殘舊、長期無人修葺的感覺。但青苔生長於乾茅草之上,讓人對其存在不覺突兀,反而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茅屋景觀的一部分,令茅屋顯得多變多彩,形成一種不奪目、低調的美感。


破舊不起眼的神社
村落裡有一座稻荷神社,神社面積很小,並不像京都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般,有朱紅色的亮麗社殿、壯觀的千本鳥居,而是一個默默守護村落的小神社。石製的鳥居破舊不堪,滿佈飽歷風傷的痕跡,連「稻荷神社」的石牌也微微傾側。融合於樹林的低調神社,與自然共生,不刻意鋪張出「神聖」的氛圍,卻令人不期然停下目光,凝視凍結在古舊建築上的時間。

寧靜的由良川
村落對出的是一條稱為「由良川」的河川,河川旁邊長滿枯黃的植物,以及一束束曬乾的茅草。我們很喜歡這條河川,緩緩的流水聲顯得這個地方格外寧靜。看著河川通往重重山丘,不自覺地佇立於小橋上,靜靜欣賞這荒涼的風景。
沒有侘寂之物,只有侘寂的角度
如果有人問:「美山值得去嗎?」我會答值得;如果有人問:「為甚麼值得去呢?」我就會感到很困惑,因對於某些人來說,充滿吃喝玩樂的的地方才值得一去;即使是文化、自然景點,也要有宏偉的遺跡、懾人的絕景可說得上為景點。美山沒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創下的奇景,沒有驚為天人的建築,也沒有刺激的遊樂、體驗活動,要是抱有一貫對「美景」的定義及期待,那最後亦可能會失望而回。侘寂之美是一種知覺活動,而非指固有物質本身。當觀看平平無奇、習以為常的事物之方式出現變化,才會感受到侘寂之美,所以能否因某事物而感受到侘寂之美,也純屬個人體會。我們在花花世界生活久了,不期然因過度追求表象而失去跟本質的聯繫,總是評頭品足、拘泥於高低美醜,問人或被問到:「它的特別之處是甚麼?」不懂讓感官在簡單的環境中體驗事物原來的美感-侘寂之美。

2017年4月
零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