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在網絡上搜尋一下「挪威景點」、「挪威行程」,就能夠從云云搜尋結果當中,看到「惡魔之舌」。挪威有三大奇石,包括惡魔之舌、奇蹟石及聖壇岩,雖然後兩者都有其獨特之處,但由於旅行日數有限,體力更加有限,唯有擇其一而行。惡魔之舌在難易度上乃屬惡魔級數,但第一眼己被惡魔之景所吸引,心底產生不得不去的渴望,便決心攀上這條舌頭!

可愛又可憐的妖精傳說
惡魔之舌的挪威語是「Trolltunga」,亦即英語的「 Troll’s tongue」,可解釋為「巨妖之舌頭」。挪威是一個富有妖精傳說、充滿童話色彩的國度,傳說裡的妖精由石頭化身而成,接觸陽光便會變回石頭。關於惡魔之舌的形成,有說是因為一隻妖精不相信傳說,早上出外曬太陽,但他居然沒有變回石頭,於是他伸出舌頭嘲笑太陽,結果就慘被變成石頭了!最慘的是,他的舌頭因高聳於Ringedalsvatnet湖上700米,而吸引每年超過8000名登山者走到他的舌頭上跑跑跳跳,而我們亦打算成為其中一員!
其實壹貳及零捌都並非體力過人,亦稱不上所謂的「山系旅人」,要完成來回12小時、一共24公里的登山路程,確實是一項越級挑戰。有人問過我:「就為了拍這張照片,要走12小時?」的而且確,要是用「打卡」心態去走這段路,無疑是痛苦不堪的,但只要用心留意登山路上的每一步、每一幀風景,即使途中體力不繼,逼得折返回頭,這種嘗試已是種無可取替的收穫。
從城市到寧靜小鎮
我們從 Bergen (卑爾根)出發,經Voss (沃斯)前往Odda (奧達)。從Voss到Odda的車程上,寧靜優美的景色不絕;雖然正值夏天七月,未到晚上都不日落,但這個被山河環繞的Odda小鎮,少有城市的人車擠擁,瀰漫著一種平靜、冰冷的感覺;而眼前的小木屋聚集在山腳,倒影投射在清澈的水面上,看到這片風景,大概就會明白過去歐洲為何盛產風景畫作。
出發前往登山入口
由Odda出發、前往登山入口的巴士沿着人工開鑿的山路而上,每穿越一個山洞,露出頭來就會看到絕美的景象。除了美景,崎嶇狹窄的山路亦令人哇哇大叫。山腳的景色漸漸縮小,往下看就覺得車子隨時會掉下山崖,令人莫名地感到興奮!
07:30 出發去找惡魔!
由登山入口到惡魔之舌,需要走5至6個小時。外國網誌都說首1公里是最艱辛的,一定會「sweat like a pig」!雖然我真的汗流浹背得變了一頭豬,但覺得還不算太累,反而到了之後要攀石、上斜坡時,才漸漸覺累。在這漫長的登山路程,要是只著眼於終點的惡魔之舌,一定會相當乏味、累人,因為這條漫漫長路並不是一鼓作氣就可以完成。這裡沒有捷徑,也不是平坦的行山徑,而是崎嶇不平的岩石道路、水澗、泥路,享受這漫漫長路的最佳方法,就是用心欣賞沿途風景。「取西經」般漫長的攀山路上,我們踏青、踏石、踏泥、踏水又踏雪,穿插多變特硃的地景,走過陡峭的山脊,欣賞到難得一見的景觀。



綠白相間的荒涼山地、迂迴曲折的峽灣……映入眼簾的美景成為了向前踏步的動力。雖然一直在趕路,而且一不小心就會滑倒、絆倒,但也不忘停下來欣賞沿途景色。
走了5個小時左右,終於來到惡魔之舌!其實我們遠遠就看見惡魔之舌,當時並未覺得太震撼。到走上舌尖上俯瞰峽灣、觀望群山時,卻完全是另一種感官享受。被宏壯的山脈狹著的Ringedalsvatnet湖泊,彎彎曲曲的像條通往另一世界的小路。不論這是妖精化成的,還是一萬年前由冰川侵蝕而形成的,看著眼前疑幻似真的景色,心裡不期然覺得有點不真實。
要數最艱辛的時刻,就是走了接近6小時的回程路。因為去程時已把腳力榨乾,時冷時熱的天氣令體力加倍驟降,肚子餓、想上廁所的訊號也不斷干預我們前進。下雨後石頭變得濕滑,泥路變得濕漉難行,突如其來的濃霧令人疑惑要從哪條路逃出去。連疾步如飛、連連超越我們的外國人,也因而放慢腳步不作領軍,默默走在後面。
相信很多人都疑問,有沒有更便捷的方法欣賞惡魔級絕景?其實登山入口原本有纜車行駛,接載登山人士上落前段路程,但纜車於2010年損壞後就荒廢了。要是纜車恢復運作,定必吸引更多旅客為絕景而來。但經歷這惡魔級登山旅程後,最令我難忘的不是走到舌尖上,而是整個登山路程上的每一步、每一幀景色。沒有修復纜車的好處就在於,這個迷人的景點不會淪為像香港山頂般,被大量遊客走馬看花式攻陷的景點,而是讓一心來看風景的旅人,可以體驗這惡魔登山之旅。
超過12小時的「惡魔之舌」登山路程實在不是硬著頭皮就可以完成,上山、下山的路途如想像中般困難,但旅途上得到的遠比想像中更多、更深刻。沿途難以言喻的美景是許多旅遊熱點無法媲美的;由出發到登山、抵達終點及回到起點上的種種體驗,更為今趟旅程賦予無窮意義與回憶。
文/零捌
攝/壹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