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月行星的關係~看星期的命名&排序~

在中文裡,我們都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每一天都以數字來命名 (除了星期天),要是留意其他國家的語言,就會發現一星期七天並不是按數字順序,而是有著特定名字,例如「星期一」的英語是「Monday」,而不是「Day One」;日語則是「月曜日」。有沒有想過,這些名稱究竟從何而來?

日主星— 主掌每一天的星球
古時巴比倫人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將新月經半月、滿月,再回到新月的時期定為一個月,然後將這個周期分為四份,定義出一星期七天。每一天都由一個肉眼可見的星球所主管:星期日為「太陽日」,星期一為「月亮日」,星期二為「火星日」,星期三為「水星日」,星期四為「木星日」,星期五為「金星日」,星期六為「土星日」。主管當天的星球,稱為「日主星」。

代表每一天的日主星

如何決定當天的日主星?
當時的人主張「天動說」,認為天上的星體都繞著地球轉,從這種觀點來看,天體繞行地球的速度依序為: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來到這一步,尚未看出星期順序的端倪吧?其實巴比倫人相信每一個小時也由一顆星球主管,稱之為「時主星」,而每天第一個時主星,便用來定作當天的「日主星」。根據上述的星體速度來排列,星期六第一個小時的時主星為土星,所以星期六是「土星日」;接下來就按「木、火、日、金、水、月」的順序數數看,翌日的第一個小時就是由太陽主管的,所以之後一天便是「太陽日」;再之後一天第一個小時由月亮主管,所以星期一是「月亮日」。如此類推,最後便得出「土日月火水木金」的順序了。

代表時間的時主星

為何Tuesday不是「Mar’s day(火星之日)」?
古羅馬人採用了巴比倫人「一周七天」的時間體系後,便以古羅馬神衹來為每一天命名。

  • 星期日:由太陽神(Sun)代表
  • 星期一:由月神(Moon/Luna)代表
  • 星期二:由火星,即戰神瑪爾斯(Mars)代表
  • 星期三:由水星,即信使之神墨丘利(Mercury)代表
  • 星期四:由木星,即閃電之神朱比特(Jupiter)代表 (希臘名為宙斯 Zeus)
  • 星期五:由金星,即愛神維納斯(Venus)代表
  • 星期六:由土星,即農神撒頓(Saturn)代表

因此,在不少西方語言裡,好比拉丁語、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都可以看出星期的命名是來自於羅馬神話:
為何從英語的星期二至星期五裡,找不到眾神的影子?其實這些英語名稱,是來自北歐神話裡神衹的名字。

  • Tuesday:即Tiu’s day,Tiu/Tyr(提爾)是北歐戰神,相等於羅馬的戰神Mars。
  • Wednesday:即 Woden’s day,Woden是北歐神話中的主神,亦稱為Weden或Odin,相等於羅馬的信使之神Mercury。但由於希臘的主神為宙斯,所以Woden相等於Mercury的說法備受不少爭議。
  • Thursday:即 Thor’s day,Thor是北歐雷神,相等於羅馬的閃電之神Jupiter
  • Friday:即Freya’s day,Freya是愛神,相等於羅馬的愛神Venus

歷史上,北歐與英國淵源甚深,因此英語的星期名稱以北歐神衹來命名,也不足為奇。

圖片來源:Goddesses Coloring Book-Marty Noble

為何日語也使用「日月火水木金土」這個次序?
東方人稱這七個天空裡最明亮的星體為「七曜」。有說星期的名稱及排序方式由西方經印度、波斯傳入中國,也有人說中國本來就已經發展了七曜的概念,但中國則認為這套曆法並不是最好的,所以並沒有沿用下去。這套曆法卻從中國傳到日本,所以日語裡的星期順序亦同樣為土曜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關於日本的七曜,據說亦有相應的當地神衹。

  • 土曜:産土大神
  • 日曜:天照大神
  • 月曜:月読尊
  • 火曜:火産霊神
  • 水曜:水波能売神
  • 木曜:木木能知神
  • 金曜:金山彦神
(上)天照大神 (下)月読尊 /圖片來源:佐賀・草場一壽陶彩画美術館

不論身處於東方還是西方的古人,都能透過觀察上空,掌握到星體運行的規律,留下許多古老的智慧。如果從來接觸沒有「一星期七天」這種曆法,不知道身處現代世界的我們,又會透過甚麼,去定出怎樣的曆法呢?

文/占星巫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