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神社,神社裡甚麼東西最令你印象深刻?神社的本殿、用來旁身的御守,還是寫滿願望的繪馬?對我來說,最能象徵神社的事物就是 ー鳥居。

根據日本國土院的指引,日本地圖上的神社由鳥居所代表,可見鳥居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存在。鳥居是建於世俗與神境邊境的神門,代表神域的入口,因此走過鳥居便代表已經進入神境了。
關於鳥居的起源,有說是源自中國及印度中,通往陵寢(皇帝死後的陵墓)的大門。另一說則是指鳥居是日本既有古老建築物。在《古事記》中,太陽神ー天照大御神被弟弟須佐之男命的暴行氣得躲進天岩屋戶之中,令天地陷入一片黑暗,諸神聚集到天之安河原(今宮崎縣)商討對策,為求使天照大御神露面而在天岩屋户前起舞作樂,並聚集「常世之長鳴鳥(據說就是早上啼叫的雞隻)」,築起一個木架,將雞群放上去。雞群的啼叫聲及嬉鬧的聲音牽起天照大御神的好奇心,當她探頭出來時,大力士便將她一手拉出來,令世界重現光明,據說這就是鳥居的由來。


至於「鳥居」這個名稱的由來,亦有多種說法。《古事記》中有「鳥(即日語中的『雞』停留之居所)的記載,從而衍生出「鳥居」一詞。另一說則是從語源來看,「鳥居(とりい)」與日語的「通過(とおりいる)」發音近似,有通過大門後進入神域之此意。由於眾說紛紜,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由來,還是兩個同時確立,已經無從考究了。
曾經到訪各地神社的旅客,或許會留意到各處的鳥居都富有其獨特的建築模樣,並用上不同的材質製成。鳥居的主要構造為:
鳥居的款式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笠木兩端無上揚的「神明系鳥居」;第二類為笠木兩端反仰上揚的「明神系鳥居」,在兩大類之中,可再細分為多款鳥居,細心留意就會發現當中各具特色。
1)神明系鳥居:
2)明神系鳥居:
大部分造訪神社的旅客,在鳥居前面拍照後,便大刺刺地穿過鳥居,前往本殿參拜。按照正式的參拜方法,通過鳥居就像到訪別人的家一樣,進入前應先打一聲招呼,並遵守別人的禮節。訪客走到鳥居前,應靠左側或右偷處停下腳步,待心境平靜下來後微微躹躬,表達敬意。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由5000座鳥居排列而成,讓置身其中的人無法看到盡頭。沿住這條朱紅色的隧道穿插於山林之中,走著走著也不知自己走了多遠,好像一直走下去,便會像《千與千尋》裡的千尋般,穿過隧道通往另一個世界。裡數量驚人的鳥居其實是由人們所供獻的,以表祈願及感謝之意,因此在鳥居上也寫上了供獻者的姓名及捐獻年份等詳細資料。
鳥居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即使你對神道一無所知,依然可以體會其象徵的意義。只要走到鳥居當前,就可以意會到這就是某種宗教或文化所相信的神域入口。
了解鳥居的來源、意義及幾種主要造型後,下次到訪神社時,便不再是單純的擦身而過了。
圖、文/零捌
對「【神社學】鳥居~區隔神域與俗世~」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