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加班才有存在價值?

上班要準時,那麼準時下班就是錯嗎?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探討日本社會的加班文化,面對職場的潛規則,誰會有東山結衣的勇氣拒絕加班?作為打工仔的你,對於加班文化,又有否從中取得共鳴?

傳統VS破格的加班文化

劇集主題對日本社會的加班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故事刻意安排兩條明確的對軸線:傳統vs破格。劇集女主角東山結衣,早在成為職場新人時,試過依循社會傳統定下來的潛規則,逼迫自己滿足上司前輩的要求,一個月加班100小時以上也不休息,直到一次上班期間暈倒失去意識,差點救不回。自此她一改對工作的態度,認為人生除了上班外還有很多選擇,例如她會選擇準時下班趕往餐館的Happy Hour。

這種行為完全違反職場的潛規則,被標籤成「只為自己著想」的員工,當公司裏仍有同事邊狼狽吃晚飯邊加班時,結衣已經準時下班,甚至回到家中與男友共進晚餐。在結衣下班後往餐館的路上,街上沒有熙來攘往的上班族趕回家的畫面,反而是一片悠閒舒適的景象;這亦反映加班文化在當地依然十分普遍,而像結衣般會拒絕加班的員工彷彿被邊緣化。把加班現象包裝為「拼搏」,或者美化成對公司上心,用加班作為自己受重視的標準,究竟是理所當然?還是歪曲了的變態現象?

劇中的另一位女主角三谷,自小上學到現在身為主管也不曾試過請假,嚴格恪守社會的潛規則,她甚至認為這套老規矩是每一輩新人都要遵守的。在教訓新人小泉時說過,在職場被上司指責、在公司加班等等都是新人「步入社會的人必經之路」。

然而,她的下屬小泉不斷頂撞她,質疑她對下屬的嚴苛是不合理,指跟隨三谷的壓力大至失眠,最後甚至作弄三谷,在辭職之前改掉三谷電腦的密碼報復。這幕上司與下屬的對峙情況,正好反映出新一代年輕人對工作的看法,不再抱着上一代人的做法,而如果上一代人堅持用舊方法教育新一代,要他們嚴格遵從規矩,後果只會適得其反。

加班=在公司有存在價值?

人們之所以堅持加班,原因何在?劇中的三谷是位嚴格遵守職場傳統文化的員工,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力是否足夠,情願選擇拼命加班,希望得到公司賞識,怕只要自己缺席一天,就會從此被忽略。這種用加班來刷存在感的文化,亦同樣出現在劇中另一位主角身上,就是結衣的前輩八重。八重在生小孩後半年再回來,但她不再跟以前一樣鼓勵員工準時下班,反而表現出一副積極的模樣;她強調自己不需要休息,為了趕忙完成客戶的項目,不停追問同事的工作進度,令同事受壓,當下屬向她表達意見時,八重變得十分自我,完全聽不入耳。

由於「準時下班」這項被社會潛規則定義成不能夠把工作全力做好,或者沒有把工作成為生活一部分的貶義,所以即使好像八重這位工作能力好的員工,自從懷孕後也被公司大打折扣,不但撤走她手上的所有項目,亦問她是否需要照顧家中小孩而調到可以準時下班的部門。即使到了八重回來,家中有小孩這件事很容易被搬出來成為話柄,八重遞交的方案出錯而導致客戶大怒,部長事後搬出對方要照顧家中孩子的「擔心」來,實際上卻是要以此貶低和擊退對方。

劇集透過東山結衣這一個「脫變」的角色,帶領我們重新反思對工作的態度,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作為公司的員工,別被公司、社會的潛規則所定型,工作以外,還有很多得我們注意和用心的事情。

文/壹貳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