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暗對峙》:黑暗中選擇堅持

二戰時期,希特拉大舉進攻歐洲多國,以波蘭為始,歐洲多國相繼淪陷,英國當時面對德軍步步進逼,朝野紛紛就此事立即想出對策。邱吉爾接替張伯倫成為英國首相後,並未有採取張伯倫及黨內主張講和的策略,反而選擇奮力抗戰。電影《黑暗對峙》講述在此背景下,邱吉爾如何選擇以扭轉局面,並想出著名營救英軍的行動:鄧寇克大行動。

Never give up!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重要的事情講三次,邱吉爾在戲中就說了Never五次,不單止代表事情有多重要,更代表這是個強烈的信念。邱吉爾接替張伯倫擔任英國首相後,主張強硬對抗納粹德軍,惹來黨內求和派黨員的反對,甚至密謀對他發出不信任動議;但他依然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放棄,繼續抗爭到底也不對納粹政權投降。1940年5月可謂歐洲的黑暗時期,歐洲多國相繼投降,英軍在戰場上也節節敗退;在內閣的指揮部就有另一場對峙,主張向納粹求和的外交大臣哈利法斯,往往在開會時跟邱吉爾吵個面紅耳赤,為的就是自己堅信的理念:Never give up!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在黑暗中堅持

全電影並未穿插戰爭片段,只用上高角度投擲炸彈來俯視地面的場景來交代戰線,但已足夠描繪德軍步步進逼下,法國相繼失守,英軍身陷囹圄的情況。整部電影主要用上暗沉色調為主,充分配合當時二戰環境的緊張氛圍,以及英國在面對當前危機的憂慮。

作為人物傳記電影,主角當然落在邱吉爾身上,當中有不少畫面更刻意安排他在黑暗中出現;由開段邱吉爾坐在黑暗的房子中點起雪茄的一幕,到自己一人在想計策,或者與美國通電話尋求幫助,都特意安排他陷於漆黑之中思索,一個隱閉的場景之中發生;身於黑暗之中獨自發亮,既是讓人注目的一位,更能突顯出他當時被孤立,得不到黨員支持的處境。

邱吉爾雖然是英國名首相之一,但電影並未有把他過份刻劃成一個打不死,甚至能飛天遁地拯救國家的大英雄;他依舊會遇到困難,有氣餒的時候,甚至連自己一直死守的堅持都被動搖。面對德軍勢如破竹的攻擊,30萬英軍滯留在鄧寇克而無法返回英國保衞國土,邱吉爾不得不考慮和談之路。就在邱吉爾乘車前往商議和談細節的路途上,他突然下車,選擇坐一趟地下鐵,親身接觸市民;他聽到大眾反抗德軍的決心,以及對自由的那份重視;邱吉爾在他們身上不但找到共鳴,更堅定自己最初的信念:反抗到底,永不言敗。

邱吉爾最後策劃著名的「鄧寇克大行動」,號召沿海居民利用民船營救對岸被困的英軍,為這盟軍日後對抗德軍埋下反攻的種子。身陷危機時,只要堅持不放棄,那份信念會化成動力,引領你尋找更多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說不定就藏下成功的種子。

文/壹貳

圖片/《黑暗對峙》劇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