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年吹起Neo City Pop曲風,吸引了不少人開始重新尋回盛行於日本70年代中至80年代的City Pop歌曲。提到這種曲風的歌曲,最為人熟知的,或許是竹內瑪莉亞(Mariya Takeuchi )的〈Plastic Love〉;除了這首歌,今次選來幾首City Pop曲風的歌曲,好讓大家能夠回顧一番。
先講一下最能代表特定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曲風,在高度發展的七、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變得富裕,過着燈紅酒綠的生活,一切看似繁盛又熣燦。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狹窄的街道,眼看一個個霓虹燈招牌在眼前掠過,沉浸於城市的光影流離之間,人們的內心總是難以找到依歸,寂寞總伴隨在側。
Mariya Takeuchi – Plastic Love
光看歌名,大概想像到這首歌講的是愛情,而且是一種脆弱的、不認真的愛情,生活在城市,愛情關係來得快去得易,傷心過後剩下的就是獨自的孤獨,說服自己也是個忘情的人,遊走於在冷清的街道上⋯⋯
Takako Mamiya – 真夜中のジョーク
音樂聽起來輕鬆、悠閒,但描述的反而是內心一些落空的東西。城市的深夜,與白天熙來攘往的街道相比,總顯得特別孤清,面對寂靜無人的四周,最適合是回憶過往一切,抑或去逃避、忘記你不願面對的東西?
Yumi Matsutoya – BLIZZARD
把歌名改為「暴風雪」,可讓人想像的空間也太多了吧。配合歌曲的音樂,歌曲開首的確有種暴風、雨雪來襲的感覺,但歌曲的節奏感讓筆者聯想到城市的節奏、城市人的步伐;若果把整個畫面配合起來,想到的畫面就是在城市下着傍佗大雨的日子,看着人們撐傘避雨,或者在街道上行走的人趕忙走到大廈內避雨的情境,這一切都是城市專屬的另一番風景。
Taeko Ohnuki – Labyrinth
看到歌名,不禁令人想起2017年Mondo Grosso的同名歌曲(文章詳見:【滿島光 – 迷宮 labyrinth】 人與城市的曖昧拉扯),當時MV找來滿島光在香港取景拍攝;歌曲配合mv場景,令主題十分突出。至於這首80年代的作品,同樣都是以迷宮(Labyrinth)作主題,音樂同樣用上大量電子樂器,造出迷幻的曲風,加上整齊有序的節拍,很配合被困於五光十色的迷宮之中⋯⋯至於迷宮指的是甚麼,大概這就留給聽眾們作解讀好了~
文/壹貳
歌曲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