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細數4部以古埃及為題的電影

云云電影題材之中,總有些元素、歷史特別受歡迎,多次被選作以不同形式或表達手法呈現在銀幕之上。古埃及的歷史、傳說就是其中之一。今次為大家介紹的這幾部電影,就提及了不少埃及歷史、神話,一起來看看在電影銀幕下,這些題材怎樣化身為一個個獨特的故事。

《The Mummy》

古埃及歷史,當然有金字塔、木乃伊,而講到有木乃伊的電影,當然要提《The Mummy》系列。由第一集《The Mummy》、第二集《The Mummy Returns》以及第四集《The Mummy》(第三集《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中的Mummy不是埃及的木乃伊,而是奏始皇和兵馬俑的故事)。在第一、二集中,都以Brendan Frase飾演的Rick及考古學家Evelyn闖進陵墓,意外釋放古埃及時期因為犯下禁忌而被活生生製成木乃伊的惡靈;而到了第四集《The Mummy》,男主角由Brendan Fraser變為Tom Cruise主演,緃然戲名與1999年推出的一樣,但主角換人,故事與前面幾集不帶連貫,內容也可重新包裝,發生的地點更不再只局限於那些文明的發源地了。

五千年前,埃及公主Ahmanet本來有望繼承為女法老王,後來因為法老的新生兒出現,令她無緣登上王位;Ahmanet不甘失去王位繼承的資格,決定求助於死神塞特。然而,Ahmanet在行刺法老和他的新生兒後,被侍衛逮着,Ahmanet結果被製成木乃伊,長埋地底;來到今日,主角Nick和考古學家Jennifer在伊拉克時,意外發現並把她釋放。電影固然以木乃伊為主要題材,除了講述這些人因為生前犯下禁忌而被活活製成木乃伊外,當中提到法術、咒語喚醒這些亡魂,甚至用到前世今生的概念,貫穿這些甦醒的木乃伊和現世的人之間的關係,把埃及文明中對靈魂、肉身這些概念靈活運用,重新包裝成一個冒險故事。

 

《The Scorpion King》

如果要提《The Mummy》系列,那麼也要提及它的外傳系列:蠍子王傳奇。這部電影有別於《The Mummy》,不再是由現代人把古埃及人的故事挖掘,而是直接把時空跳到古埃及時期。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俄摩拉城的城主Memmon,因為手握重兵令他成功侵佔附近不同部族,雄霸一方;然而,由於統治手段殘暴,部族的人都紛紛反抗他,而故事正是由這個為了對抗殘暴政權的英雄人物說起。

Memmon之所以能百戰百勝,除了重兵坐陣,最重要的其實是身邊有位能預視未來巫師,她不但是Memmon的得力助手,更是Memmon軍隊的精神支柱,每次出戰的士兵多少都依着巫師的說話而士氣大增,讓他們攻無不克。部落聯盟經過多次與是Memmon正面迎擊而失敗後,最終決定派殺手暗殺Memmon,而這個殺手就是主角:沙漠戰士Mathayus。Mathayus潛入是Memmon的宮殿後捉走巫師,希望藉以剷除是Memmon的左右手;在擄走巫師的路途上,Mathayus漸漸得悉,巫師並非真心信服Memmon,只是無可選擇下才幫助他。Mathayus在路途上遇到其他部落,他們只是懼怕Memmon而選擇在另一角落聚居,只是這種安逸並不會阻止Memmon的野心;在Mathayus的游說下,Mathayus得到聯盟的幫助,成功聯手推翻Memmon政權,最終成為蠍子王。電影中所描述的蠍子王,一直都只是處於傳說的階段;然而,近年有考古學家指出,蠍子王並非只出現在傳說中,而是真實存在於古埃及時期!

 

《Exodus: Gods and Kings》

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時期,當時的希伯來人在埃及為奴已長達四百年,一直為埃及人建城市、雕像。在埃及一個地區,比東,是希伯來人日夜為埃及人建城的地區,不時傳出希伯來人因為不滿為奴而出現暴亂的情況。當時法老王兒子Ramses,身邊有位好兄弟Moses,頂替Ramses到比東觀察民情。Moses到比東視察的這幕,除了稍為交代了Moses沒有階級,關顧人民的作風外,同時,Moses亦在此行發現自己的身世,以及真正身份是一個希伯來人。

事件最終傳到當時成功繼位的Ramses耳中,Moses這趟發現身世的旅程,成為他與Ramses關係惡化的分水嶺,Moses由將軍變成一個階下囚被流放。Moses輾轉下最終決定找回希伯來人,決定帶領族人逃離埃及人的奴役,踏上重返家鄉迦南之旅。電影明顯是講述聖經中的〈出埃及記〉,當中有部分情節亦呈現在電影中,包括聖經所記載的十災:血災、蝗災,以及埃及人的長子死去而希伯來人家中的長子,就因為災難來臨前在門框塗了羊血而避過一劫的事。希伯來族長當日在Moses比東之旅中,曾說過他是重新拯救族人脫離奴役的領袖;而Moses由起初不相信預言和神,到後來聽到見到有神的出現,但覺得神對世事只是袖手旁觀,眼見百姓受苦亦無動於衷,直到最後,在他眼前出現的一個個神蹟,他選擇相信,相信神幫助他拯救了族人。

 

《Gods of Egypt》

這部電影不再是講古埃及人,而是講古埃及的神。在古埃及的神話時代,當時是神與人類共同生活的年頭,當時由兩個神包括歐西里斯和塞特,分別負責管理不同領域;塞特負責看管沙漠,長期生存在孤獨、冷清的環境,讓塞特十分不滿,決定殺害歐西里斯並侵佔他所管治的地方。當日正當歐西里斯準備把王位傳給兒子荷魯斯時,這位沙漠之神塞特不惜大舉帶兵殺到,先把歐西里斯殺害,再跟這位即將上任的新王荷魯斯決鬥;然而,荷魯斯因為不敵塞特,被他挖掉雙眼,而塞特取而代之成為新王。

荷魯斯被塞特打敗後,失去雙眼令他失去神力,更被塞特驅逐出去,而荷魯斯的眼睛被收藏於塞特的寶藏庫之中。雖然如此,荷魯斯幸好得到人類Bek的幫助,為了幫助荷魯斯取回眼睛,Bek不惜勇闖這個寶庫的重重機關,最後不但成功為荷魯斯取回眼睛,更助他恢復神力,成功推翻塞特,重新奪回王位。電影的著墨點完全放在埃及神話之中,電影中所描繪的神各自有擅長和負責掌管世間萬物的能力中;此外,為了突顯他們作為神的身份,刻意造出比人類高大的模樣,透過大小比例突出凡人與神之間的分別。

文/壹貳

圖/網上圖片

【#電影】School of Rock – 用搖滾找回你的初心

提起搖滾Rock & Roll,不少人對這種音樂有一種既定形象:叛逆、嘈吵、型、壞等,至於玩band的人就是那些「發夢」、「逃避現實」和「不設實際」的人。如果把搖滾和學校兩個徹然不同的元素結合一起,又會變成怎樣?今次介紹這部電影《School of Rock》,雖然已經是2003年的作品,但入面的內容和信息,即使到了現在這刻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打破規則的框框=叛逆?

電影一開首就交代Dewey和他的樂隊在台上表演,台上的Dewey看起來十分忘我,幾乎把台上的其他隊友的焦點都搶過來;然而,Dewey的投入並未有感染到觀眾,甚至惹來聽眾的嫌棄,最後更被隊友私下投票把他換走。本來生命中只得搖滾樂的Dewey被隊友從自己建立的樂隊趕走,逼得他要找方法維生;此時,Dewey意外接到小學校長Mullins的電話來找他的室友Ned當代課老師,財政拮据的他決定冒充Ned當代課老師。

被社會主流形容為無貢獻、經常發搖滾白日夢的Dewey,來到一間要求學生們做出好成績,保持良好操行的名校,這就是一個主流VS非主流,叛逆VS蹈矩的強大衝擊。Dewey首天踏進課室,眼前是一班習慣對成年人唯唯諾諾、聽教聽話的小學生,課室牆上貼着的就是老師給同學的評分表。然而,當Dewey來到後,一切徹底改變,學生不再只是坐着上沉悶的課堂,而是每天用少量時間學習搖滾樂理論、類型,大部分時間就用作夾Band,直至他們各自有不同崗位,成功經營一隊樂隊。

殘酷又虛偽的成年人世界

對不熟悉搖滾樂的人來說,覺得它是種發洩情緒、嘈吵,甚至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音樂,這種人們對搖滾的既定形象,惹來不少人對它的誤解。Dewey與同事閒談間,得悉校長有次在同事面前唱醉,並站在枱上聽着搖滾流行曲大唱大跳一番,Dewey知道此事後,本來想藉着再帶Mullins到酒吧喝酒放鬆一下時,順勢說服她答允讓他能帶學生走出校外參與搖滾比賽試演;怎料,這些校外談公事的機會,卻讓Mullins在Dewey面前毫不忌諱訴說心底話:她的壓力全來自於家長們,為了要應付家長們,也逼不得已對自己的下屬多番要求,讓自己變成一個難以接近,甚至惹同事討厭的人,外面看起來強硬又嚴謹的校長,有時也嫌棄自己變成自己本來討厭的人⋯⋯

Dewey在在鼓勵學生時說過,搖滾是從心把自己情緒寄托在歌曲之中,帶動觀眾,讓觀眾明白你想說的內容和情緒;搖滾不但是讓你發洩情緒的渠道,更是一個面對自己真實情感的機會。這個信念最終由Dewey帶領學生們在舞台上用行動一一實現,學生的演出令一眾父母們明瞭仔女的真正想法,同時讓台下的聽眾感受這種最忠於自己想法的赤子之心。

文/壹貳

圖/《School of Rock》官方劇照

【#電影】《The Pianist》 – 亂世下求存的藝術家

二次大戰結束至今已逾七十多年,有些歷史卻永遠裝載在人們的心目中。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後,大肆逼害猶太人:集體送入集中營處死,或者隨意用不同理由把他們殺害,以不同形式進行種族大清洗。今次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The Pianist》,以猶太裔鋼琴家Wladyslaw Szpilman的真人真事作改編,講述這位鋼琴家在這段黑暗時期的種種經歷。 繼續閱讀 “【#電影】《The Pianist》 – 亂世下求存的藝術家"

【#電影】《Yesterday》 – 當這些流行文化消失時⋯⋯

最近上映不久的電影《Yesterday》,光看戲名,大概猜到劇情與英國經典搖滾樂隊The Beatles有關。電影由一個平凡的晚上,全世界突然停電10秒展開,部分知名的流行文化在當刻離奇消失,但這反而是主角Jack Malik的開始⋯⋯

「消失」的Beatles

在那個世界大停電的晚上,電光火石的10多秒之間,主角Jack Malik被巴士撞到,而就在那刻,一些知名的品牌、樂隊、書籍等流行文化離奇「消失」得無影無跡,英國經典樂隊Beatles就是其中之一。Beatles這隊如此真實存在於這個我和你所身處的現實世界中,試想像《Hey Jude》、《Yesterday》入面琅琅上口的歌詞從未出現過,這會發生甚麼事?

Beatles的「消失」,反而成了Jack的開始。Beatles在音樂、流行文化中的角色舉足輕重,但在世界大停電後完全消失;直至Jack車禍出院後,在朋友面前演唱《Yesterday》,反而被當成自己的創作,當時希望藉着唱作成名的他,決定用Beatles的歌。Jack深知自己只是翻唱歌曲,但由於大眾不曾聽過《Yesterday》、《Hey Jude》,這些經典歌曲反而讓Jack冠上了創作歌手之名。暪騙大眾是否Jack想要的結果呢?他想得到的是他創作而獲得的肯定,抑或只是台下觀眾為他歡呼的虛榮感?

迷茫中重回昨日的生活

自小熱愛音樂的Jack,一直以來在Suffolk這個小郡嘗試演出,他的兒時玩伴Ellie半兼職成了他的經理人,陪住他到處尋找演出機會。為着尋找更多演出和成名機會的Jack,後來想到趁着世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了Beatles是誰,決定用他們的歌變成自己的創作。結果Jack由最初接受Ed Sheeran的邀請作暖場嘉賓,到最後一躍成為知名的唱作歌手。Jack達成了他最初的目標,然而,除了全球為Jack Malik這個名字而瘋狂,Jack似乎對自己的仕途、成名之路都帶着疑惑和迷茫。

成名後的Jack,事事離不開經理人的計劃和日程,由Suffolk遠度來到大城市,要被捧紅成世界知名歌手,必定要沾上大明星走紅的經理人策略、市場營銷團隊;但這種與世界接軌的走紅方式,並未有令一直想成名的Jack很習慣,反而令他愈做愈疑惑。難道,這並非他真正想要的?直至Jack最後在台上緊接Ed Sheeran演出時,他向觀眾、Ellie坦白說出心中所有話,包括自己「創作」Beatles的歌,還有對Ellie的感情,對Jack而言反倒是一種釋放,正如說真話,才是真正讓自己快樂的原因。

面對前路的迷茫和不確定,Jack最後的選擇並未有讓自己跌進《Yesterday》歌詞入面
Why she had to go I don’t know she wouldn’t say/
I said something wrong, now I long for yesterday
他清楚明白心中那份肯定和信心,早就在身邊;有Ellie跟他一起走,就是真正讓他快樂和有把握的事。

文/壹貳

圖/網上圖片

【#音樂推介】5首迪士尼動畫電影歌曲

近日上映的兩部迪士尼動畫電影《阿拉丁》和《反斗奇兵4》,除了故事的經典情節,入面的歌曲也同樣吸引。今次就為大家選來5首迪士尼動畫電影歌曲,不單止近年上映電影的幾首歌,還包括經典的迪士尼歌曲,就趁這個機會一次過重温這些動畫及電影歌曲!

《Toy Story》- 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Randy Newman唱的這首《Toy Story》主題曲,由第一集聽到第四集,腦海浮現的畫面就是那篇淺藍白雲的牆紙背景,以及在安仔房間的一班玩具朋友!這部不止是講述陪伴住安仔長大的玩具,更用每件玩具的相遇、經歷描繪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

《Aladdin》 – Speechless

剛上映不久的《阿拉丁》(詳見:【電影】真人版太扣人心弦了!《阿拉丁》帶出的5個小哲理~),除了Will Smith飾演經典角色:燈神令人印象深刻,還有茉莉公主敢言、勇於打破舊有規則也讓人眼前一亮,Speechless入面的歌詞:I won’t be silenced / You can’t keep me quiet / All I know is I won’t go speechless,正展現了茉莉公主在女性地位卑微的傳統阿拉伯社會環境中,仍然勇於反抗。

《Coco》 – Remember Me

電影講述墨西哥男孩米高為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意外地由現實世界走進了亡靈的世界,米高在這個世界不但遇上自己的太外公海特;Remember Me這首歌就是海特為自己女兒Coco(即米高的祖母)作的歌曲,米高學會這首歌後,把它由亡靈世界帶到現實世界,在Coco面前彈奏太外公海特為她作的歌。

《Incredibles 2》- Here Comes Elastigirl

《超人特攻隊》由第一集到第二集之間相距十年,來到第二集,今次裝載不少重大信息(詳見:【電影】《超人特工隊2》帶出的9個反思!),其中一個主題就是把家庭中男女的傳統角色和責任互換,Elastgirl擔當一家之主的角色,同時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女超級英雄,那麼這集的電影歌曲又怎少得這首Here Comes Elastigirl呢?!

《Beauty and the Beast》 – Days In The Sun

經典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講述被詛咒的野獸一直活在被世間遺忘的城堡入面,電影女主角Belle為了救父親,用自己作交換條件,開展自己與野獸的奇幻故事。Belle的出現,與野獸由敵人漸漸變成朋友,到最後更成為他生命的曙光,就像歌曲名稱一樣Days In The Sun。

文/壹貳

歌曲來源/DisneyMusicVEVO

【#劇集】《黑鏡》S5 – 電腦和人腦還可以分得這細嗎?

《黑鏡》第四季於去年年底以互動電影形式推出後,第五季終於在今年6月初推出!今季的三個故事〈Smithereens〉、〈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和〈Striking Vipers〉,一如以往緊扣科技為主題,由社交媒體、應用程式,講到人工智能(AI)、虛擬真實(VR),這些科技不單止入侵我們的生活,甚至準備好取代我們了…… 繼續閱讀 “【#劇集】《黑鏡》S5 – 電腦和人腦還可以分得這細嗎?"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加班才有存在價值?

上班要準時,那麼準時下班就是錯嗎?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探討日本社會的加班文化,面對職場的潛規則,誰會有東山結衣的勇氣拒絕加班?作為打工仔的你,對於加班文化,又有否從中取得共鳴? 繼續閱讀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加班才有存在價值?"

【電影】SEARCHING:你眼前的就是真相?

電腦的記憶可以Delete,但無法洗去回憶帶來的傷痛;電腦會提示我們一些特別日子,但傷痛卻無時無刻提點它的存在。電影《SEARCHING》以父親David找尋失蹤的16歲女兒Margot的故事為藍本,由網絡上的搜尋功能開始說起,引伸互聯網帶來的問題。 繼續閱讀 “【電影】SEARCHING:你眼前的就是真相?"

【#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去旅行除了看景點,還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聽歌!繼上次跟大家分享過瑞典旅遊的景點(詳文:【#瑞典遊記】北極圈國度Abisko與隱世小鎮Sigtuna),今次就介紹一下在瑞典旅行的歌曲清單,不知接下來這5首歌又能否引起你的共鳴呢? 繼續閱讀 “【#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瑞典遊記】北極圈國度Abisko與隱世小鎮Sigtuna

說起瑞典,你會想起甚麼?藍黃色國旗、IKEA、肉丸?筆者早前到瑞典旅遊,當中有不少地方的景色令筆者至今難以忘懷,決定寫下遊記!今次跟大家分享的兩個地方,分別位於瑞典北部的Abisko,以及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近郊小鎮Sigtuna。

首都市郊的寧靜小鎮Sigtuna

Signtuna成為旅程的第一站,它是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郊的一個小鎮,由Arlanda C機場乘巴士出發,約30分鐘便到達。小鎮內沒有高聳的大樓或建築物,只有一條主街道,以及零零星星的小房子。主街道的位置自建城以來一直無變過,而並列兩旁的小木屋,就是各類特色商舖。

走到主街道的盡頭,見到一個小型博物館,專門介紹Sigtuna這座古城。Sigtuna是瑞典第一個基督教古城,早在12世紀初期已經有不少石頭教堂在此建成;離開主街道,往小鎮的另一邊逛逛,就會見到石頭教堂的遺跡保留在小鎮入面。

走到Sigtuna的Lake Malaren,這個湖面在2月底仍結滿冰,有時見到掉落的樹枝在湖面只露出一半,另外一半則插在冰下面,似是逃不過寒冰的咒語,結果被封在湖面度過一整個冬天。

=====在Sigtuna待了一整天後,我們向北往北極圈出發=====

北極圈的白色國度Abisko

從斯德哥爾摩坐16小時過夜火車,就來到位於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Abisko(阿比斯庫)。在漫長的火車之旅中,由首都一直往北,眼看車窗外的地面漸漸披上厚厚的白雪,晃眼間猶如置身另一個國度,教人急不及待要下車感受外面的世界!下車後,在漫天風雪的國度,所見盡是厚厚的積雪和列在道路兩旁的小屋,所聽盡是撲面而來的風雪聲。

在Abisko逗留的這三天,我們參加了不少雪地活動,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是雪上電單車。作為新手的我們,駕着這部電單車絕不容易(途中還翻了兩次車);但一邊駕着電單車,沿途一邊欣賞Abisko國家公園的景色,絕對不枉此行了!聽導遊說,我們所在的位置在夏天是熱門的遠足路徑,吸引不少當地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至於冬天呢,就如我們眼前所見,遠方的高山山頂披着尚未融掉的積雪,而我們腳下的就是一層厚厚的積雪,很容易就一腳栽進積雪之中,每一步走起來都變得十分「沉重」;儘管如此,在雪地上停下來駐足觀看這一片景色,感受大雪山下的寛廣,投入大自然中的感覺,令我們這些平日生活在城市,被困在大樓夾縫間的城市人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忘又感動的回憶。

除了雪上電單車,另一個必定要分享的是看極光的經驗。要成功看到極光,除了極光指數,天氣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們本來安排了第一晚去看極光,結果因為當晚天陰,極光都被厚厚的雲團遮住,無功而還。在這短短的三日兩夜之中,我們只好寄望翌晚天氣晴朗,可以成功看到極光!終於到了第二天晚上,看極光的願望終於實現,這一切完全是意料之外,就在我們吃晚餐期間,旅館外就有一道綠光出現在天空中,我們急不及待跑到屋外欣賞,當然也不忘帶同相機把這個難得一見的景象拍下!

今次的瑞典之旅,我們分別到訪城市、小鎮和國家公園等地,每個地方都裝載着獨特的風貌和景象,每走過不同景點,都有種「要前往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去了!」的感覺。

文、攝/壹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