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除了劇情、選角、畫面,還有一樣不可或缺的元素:音樂。電影入面的某個畫面,配上音樂、歌詞及旋律後,令整個情節看起來更夭心夭肺,留下深刻印象;日後再次聽到這首歌時,你第一時間記起的可能就是那套電影,那個情節。 繼續閱讀 “【Music Picks】盤點5首電影歌曲:一聽立即記起經典片段!"
分類: 音樂日誌
【#音樂】80’s City Pop – 繁盛又璀璨的年代
隨着近年吹起Neo City Pop曲風,吸引了不少人開始重新尋回盛行於日本70年代中至80年代的City Pop歌曲。提到這種曲風的歌曲,最為人熟知的,或許是竹內瑪莉亞(Mariya Takeuchi )的〈Plastic Love〉;除了這首歌,今次選來幾首City Pop曲風的歌曲,好讓大家能夠回顧一番。
先講一下最能代表特定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曲風,在高度發展的七、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變得富裕,過着燈紅酒綠的生活,一切看似繁盛又熣燦。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狹窄的街道,眼看一個個霓虹燈招牌在眼前掠過,沉浸於城市的光影流離之間,人們的內心總是難以找到依歸,寂寞總伴隨在側。
Mariya Takeuchi – Plastic Love
光看歌名,大概想像到這首歌講的是愛情,而且是一種脆弱的、不認真的愛情,生活在城市,愛情關係來得快去得易,傷心過後剩下的就是獨自的孤獨,說服自己也是個忘情的人,遊走於在冷清的街道上⋯⋯
Takako Mamiya – 真夜中のジョーク
音樂聽起來輕鬆、悠閒,但描述的反而是內心一些落空的東西。城市的深夜,與白天熙來攘往的街道相比,總顯得特別孤清,面對寂靜無人的四周,最適合是回憶過往一切,抑或去逃避、忘記你不願面對的東西?
Yumi Matsutoya – BLIZZARD
把歌名改為「暴風雪」,可讓人想像的空間也太多了吧。配合歌曲的音樂,歌曲開首的確有種暴風、雨雪來襲的感覺,但歌曲的節奏感讓筆者聯想到城市的節奏、城市人的步伐;若果把整個畫面配合起來,想到的畫面就是在城市下着傍佗大雨的日子,看着人們撐傘避雨,或者在街道上行走的人趕忙走到大廈內避雨的情境,這一切都是城市專屬的另一番風景。
Taeko Ohnuki – Labyrinth
看到歌名,不禁令人想起2017年Mondo Grosso的同名歌曲(文章詳見:【滿島光 – 迷宮 labyrinth】 人與城市的曖昧拉扯),當時MV找來滿島光在香港取景拍攝;歌曲配合mv場景,令主題十分突出。至於這首80年代的作品,同樣都是以迷宮(Labyrinth)作主題,音樂同樣用上大量電子樂器,造出迷幻的曲風,加上整齊有序的節拍,很配合被困於五光十色的迷宮之中⋯⋯至於迷宮指的是甚麼,大概這就留給聽眾們作解讀好了~
文/壹貳
歌曲來源/Youtube
【#音樂推介】5首迪士尼動畫電影歌曲
近日上映的兩部迪士尼動畫電影《阿拉丁》和《反斗奇兵4》,除了故事的經典情節,入面的歌曲也同樣吸引。今次就為大家選來5首迪士尼動畫電影歌曲,不單止近年上映電影的幾首歌,還包括經典的迪士尼歌曲,就趁這個機會一次過重温這些動畫及電影歌曲!
《Toy Story》- 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Randy Newman唱的這首《Toy Story》主題曲,由第一集聽到第四集,腦海浮現的畫面就是那篇淺藍白雲的牆紙背景,以及在安仔房間的一班玩具朋友!這部不止是講述陪伴住安仔長大的玩具,更用每件玩具的相遇、經歷描繪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
《Aladdin》 – Speechless
剛上映不久的《阿拉丁》(詳見:【電影】真人版太扣人心弦了!《阿拉丁》帶出的5個小哲理~),除了Will Smith飾演經典角色:燈神令人印象深刻,還有茉莉公主敢言、勇於打破舊有規則也讓人眼前一亮,Speechless入面的歌詞:I won’t be silenced / You can’t keep me quiet / All I know is I won’t go speechless,正展現了茉莉公主在女性地位卑微的傳統阿拉伯社會環境中,仍然勇於反抗。
《Coco》 – Remember Me
電影講述墨西哥男孩米高為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意外地由現實世界走進了亡靈的世界,米高在這個世界不但遇上自己的太外公海特;Remember Me這首歌就是海特為自己女兒Coco(即米高的祖母)作的歌曲,米高學會這首歌後,把它由亡靈世界帶到現實世界,在Coco面前彈奏太外公海特為她作的歌。
《Incredibles 2》- Here Comes Elastigirl
《超人特攻隊》由第一集到第二集之間相距十年,來到第二集,今次裝載不少重大信息(詳見:【電影】《超人特工隊2》帶出的9個反思!),其中一個主題就是把家庭中男女的傳統角色和責任互換,Elastgirl擔當一家之主的角色,同時成為眾人心目中的女超級英雄,那麼這集的電影歌曲又怎少得這首Here Comes Elastigirl呢?!
《Beauty and the Beast》 – Days In The Sun
經典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講述被詛咒的野獸一直活在被世間遺忘的城堡入面,電影女主角Belle為了救父親,用自己作交換條件,開展自己與野獸的奇幻故事。Belle的出現,與野獸由敵人漸漸變成朋友,到最後更成為他生命的曙光,就像歌曲名稱一樣Days In The Sun。
文/壹貳
歌曲來源/DisneyMusicVEVO
【#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去旅行除了看景點,還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聽歌!繼上次跟大家分享過瑞典旅遊的景點(詳文:【#瑞典遊記】北極圈國度Abisko與隱世小鎮Sigtuna),今次就介紹一下在瑞典旅行的歌曲清單,不知接下來這5首歌又能否引起你的共鳴呢? 繼續閱讀 “【#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碎碎念】關於旅行的方式。。。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Shuffle技巧 II
很久沒有跟大家分享鼓片了,之前跟大家簡單介紹過Shuffle和三連音(Triplet)後,今次繼續說Shuffle吧!
先重温一下,Shuffle就是把三連音的第二個音去掉,只是打第一和第三個音。有基本概念後,我們可以把Shuffle把在爵士鼓的不同位置,例如Hi-Hat加Snare,今次影片就介紹一下,把Shuffle這套動作放在Tom和Snare上,看看效果如何!
文/壹貳
影片/壹貳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Shuffle VS 8th Note
很久沒出過鼓片教學了!早前跟大家說過爵士鼓中的三連音和shuffle技巧,今次一於把三連音、shuffle和8th note放在一起練習,有助我們釐清shuffle和8th note的分別。
今次用上Practice pad作示範,這種Practice pad很方便,就算沒有爵士鼓,都可以在家輕鬆練習,尤其練習一些節奏感、sticking就最適合不過。
把三連音和Shuffle放在一起,聽起來會比較清晰,兩者都是用三連音數,即是「1-ti-ta、2-ti-ta、3-ti-ta、4-ti-ta」(三連音),以及「1-ta、2-ta、3-ta、4-ta」(Shuffle)。
把三連音和8th note放在一起練習會有點難度,因為三連音數的是「1-ti-ta、2-ti-ta、3-ti-ta、4-ti-ta」,而8th note的數法就是「1-n、2-n、3-n、4-n」,而在三連音和8th note轉換的過程,很容易就把8th note數成了「1-ta、2-ta、3-ta、4-ta」。
文/壹貳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Accent
打鼓要打出不同音調,除了敲打不同的鼓,敲打時的大細力都可能為造出不同的效果。今次跟大家分享一下爵士鼓入面的重拍技巧(Accent),看看它可以有甚麼變化。
以16分作例子,我們平日用single stroke打1 e n a時,可以加入重拍(Accent)。一般來說,初學者可先把重拍分別加在不同位置,然後重覆打四次;待技巧純熟後,便可以直接把這些重拍連接起來。
文/壹貳
影片/壹貳
【歌曲示範】爵士鼓中的Shuffle及三連音:Green Day – Holiday
三連音(Triplet)、Shuffle這些技巧只是爵士樂的專利?絕對不是!除了一些流行曲偶然加入三連音的拍子,其實都有流行曲會用上三連音和Shuffle貫穿整首。
今次就用美國樂隊Green Day的Holiday的其中一小節作例,為大家示範歌曲中的三連音怎樣打。
文/壹貳
影片/壹貳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Shuffle技巧
上次跟大家分享過甚麼是三連音(Triplet),就是爵士樂(Jazz Music)中的主角。這個數法截然不同的技巧,還有另一個打法,就是把每拍的三個音中的第二個音去掉,只是打第一和第三個音,就成了三連音衍生的Shuffle。
文/壹貳
影片/壹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