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去旅行除了看景點,還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聽歌!繼上次跟大家分享過瑞典旅遊的景點(詳文:【#瑞典遊記】北極圈國度Abisko與隱世小鎮Sigtuna),今次就介紹一下在瑞典旅行的歌曲清單,不知接下來這5首歌又能否引起你的共鳴呢? 繼續閱讀 “【#瑞典遊記 II】瑞典之旅路上的歌曲清單"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Shuffle技巧 II

很久沒有跟大家分享鼓片了,之前跟大家簡單介紹過Shuffle和三連音(Triplet)後,今次繼續說Shuffle吧!

先重温一下,Shuffle就是把三連音的第二個音去掉,只是打第一和第三個音。有基本概念後,我們可以把Shuffle把在爵士鼓的不同位置,例如Hi-Hat加Snare,今次影片就介紹一下,把Shuffle這套動作放在Tom和Snare上,看看效果如何!

 

文/壹貳

影片/壹貳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Accent

打鼓要打出不同音調,除了敲打不同的鼓,敲打時的大細力都可能為造出不同的效果。今次跟大家分享一下爵士鼓入面的重拍技巧(Accent),看看它可以有甚麼變化。

以16分作例子,我們平日用single stroke打1 e n a時,可以加入重拍(Accent)。一般來說,初學者可先把重拍分別加在不同位置,然後重覆打四次;待技巧純熟後,便可以直接把這些重拍連接起來。

文/壹貳

影片/壹貳

【樂器教學】爵士鼓中的Single Stroke 技巧

上次的爵士鼓影片教了Double Stroke,如果從未接觸爵士鼓的人,或許會覺得有點困難吧,畢竟要做到左右手每邊打兩下。其實,這個技巧的確有點未學行先學走呢!(上次是偷步教了大家)今次一於回到起點,介紹比較容易但是不能缺少的基本技巧:Single Stroke。

Single Stroke是每個爵士鼓初學者必學的技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做法就是左、右手梅花間竹各打一下,「右、左、右、左」(右撇子用右手打第一下,左撇子則相反)。

在最初練習時,可以先把BPM調較至60開始,慢慢加快5至10BPM。我們亦可把技巧應用於爵士鼓的不同位置上,最初可以先打在Snare Drum,之後加入Bass Drum或者Hi-Hat。

文/壹貳

影片/壹貳

【音樂影片】爵士鼓中的Double Stroke 技巧

平日見到人打鼓時,很多時都係右手、左手梅花間竹地擊打;除了這種打法,還有許多不同的打法,幫助我們做出不同效果和節奏的聲音。

Double Stroke

我們先從基本學起,左右手各打一下的那種叫做Single Stroke,是指每邊手各打一下;至於今次影片介紹的Double Stroke,意思就是每邊手打兩下,由原來Single Stroke的「右左右左,右左右左」,變成「右右左左,右右左左」,即是Double Stroke。

今次影片入面,就用了不同速度,嘗試為大家示範怎樣做這個Double Stroke,亦可以看看下面這個鼓譜來練習。(這種練習同樣可以零器材練習!怎樣練?可參考上次有關節奏感的文章:【App x 手腳練習】節奏感小訓練~入門篇~https://wp.me/p8nbED-b4

進階知識:Double Stroke Roll與Buzz Roll

有時會見到某種打法技巧上,會加上Roll一字,這其實解用一連串的技法來擊打。爵士鼓有一種叫做Buzz Roll,它是由連續的Double Stroke Roll組合而成,它的難度在於除了需要快而緊密的Double Stroke外,更重要是力度控制,聲音愈少愈緊密為最好,屬於高階技巧。

Buzz Roll這種技巧一點也不陌生,你可能也聽過這種演繹,就是在大型節目中有人物出場時作的伴奏,聽起來就是細細碎碎的一堆音。

今次先跟大家分享Double Stroke,日後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打鼓技巧!

文/壹貳

影片/壹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