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黑鏡》S5 – 電腦和人腦還可以分得這細嗎?

《黑鏡》第四季於去年年底以互動電影形式推出後,第五季終於在今年6月初推出!今季的三個故事〈Smithereens〉、〈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和〈Striking Vipers〉,一如以往緊扣科技為主題,由社交媒體、應用程式,講到人工智能(AI)、虛擬真實(VR),這些科技不單止入侵我們的生活,甚至準備好取代我們了…… 繼續閱讀 “【#劇集】《黑鏡》S5 – 電腦和人腦還可以分得這細嗎?"

【Black Mirror S5: Bandersnatch】當你以為真的可以自選結局⋯⋯

身為《Black Mirror》忠實粉絲,等了整整一年,第五季終於面世!今次的驚喜必定是新加的元素:觀眾自選結局。新元素令劇集的娛樂性增加,讓觀眾有如玩角色扮演遊戲;劇集不再只是單向由觀眾接收,還可以透過屏幕按扭參與其中,甚至「干預」主角的選擇,彷彿我們可以透過科技塑造出各自期許的畫面,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既真實也虛擬

最新一集《Black Mirror》,焦點固然放在它的創新手法:增加與觀眾的互動,甚至由觀眾參與「決定」Stefan的結局;在一邊看一邊「玩」的同時,發現劇情其實安排得很聰明,一開始已經表明,Stefan對兒時媽媽在火車意外喪生的經歷揮之不去,性格變得內向孤僻,甚至需要服藥和看精神科醫生,以上的情節舖排令Stephen經常迷失於真實與假象中的這件事變得合理。

作為程式設計師的Stefan,打算用複雜的奇幻小說《Bandersnatch》作藍本設計電玩遊戲,此時,身邊出現很多「干擾」、「控制」他的元素,過去揮之不去的經歷,與父親在生活相處上的爭執,靈感來源小說的作者Jerome F. Davies的變態瘋狂的行為;這些干擾令他自己也分不清身處的是真實或是自己過度想像的虛擬遊戲世界,是夢境還是真實,下完某個決定和行動後,時間軸又推回他每朝早起床,站在鏡前準備服藥的情節。這一切似乎是故意把觀眾一同拉進並代入Stefan身處的混亂的心智和狀態,似是劇中主角Stefan受外界控制和干擾,但愈看下去,反而覺得正在聚焦於怎樣選擇的觀眾,仍跟着Stefan一同在真實和虛幻之中遊走⋯⋯

人類真的完全話事作決定?

隨着劇情推演,Stefan覺得有人在操控他,影響他的行為和決定,後來他在設計遊戲時不禁抓狂起來,甚至大聲呼喊「Give me a sign」,這一幕固然是為故事發展作舖排;但同時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現在依頼網絡的程度,好比劇集中的Stefan一頭栽進遊戲世界入面,有時誇張得連網絡世界的真與假都分不清。虛疑世界入面的資訊、言論、潮流有多少是真實?有多少未經驗證而被廣傳?相信無人能夠證實。

人們身處網絡世界,入面的一事一物,一舉一動好比Stefan所說的Sign;人們聽從網絡世界入面的「sign」,用like數、瀏灠量、廣傳度作指標,決定人們的話題,日常生活說甚麼、做甚麼、想甚麼,於是人們在這些「sign」的影響下,又在社交網絡、通訊工具上交流、發布這些似真似假的資訊,漸漸形成虛擬世界的規則和制式,人們在網絡沉浸多時,覺得入面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還未來得及分辨事物的大是大非,都忍不住要先關心自己發布的內容能否獲讚或者得到廣傳⋯⋯

由《Black Mirror》第一季,一直追看到現在這一套,故事依然以網絡、科技對人類的影響作重心,從網絡、虛擬世界、VR、Hashtag,到今次的《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最直接想起的就是現時好多角色扮演遊戲;是劇集?是觀眾參與自選結局的遊戲?或許此時就像真實與虛擬世界一樣,界線模糊,無法分辨。

文/壹貳

圖/IMDB

【黑鏡 S4 全六集總結】科技=人類的最終敵人?

人類不斷發展科技,從方便生活,到後來逐步把它發展為對人類造成威䝱的武器,剝奪本來屬於自己的自由和安全。《Black mirror》第四季一貫以科技為主題,預視和警告科技怎樣逐步侵佔人類生活每部分,今次嘗試一次過把六集的內容作歸納,找出人類發展科技背後的原因。

科技=滿足慾望的工具

科技令人類生活更方便省時,機器的幾個設定幫助節省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我們有更多時完成更多事情。人類不斷把科技擴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直到他們用它來控制別人的生活⋯⋯

USS Callister

故事一開始,就講述在宇宙間的一艘戰艦Callister,入面有位英勇果斷,深受下屬愛戴的艦長Captain Daly,帶領着隊員消滅敵人,在宇宙間稱霸。場景十足太空戰隊主題的漫畫,事實上這個場景是讓玩家能親歷其境的遊戲Infinity,而研發這個遊戲的就是那位艦長Captain Daly。可是,現實中的他卻是是個敢怒不敢言,不擅社交的技術總監;明明是令公司賺大錢的功臣,卻被生意夥伴Walton獨攬大旗,亦得不到公司上下的尊重。

現實中的Daly在現實上無法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同,於是把自己的憤怒、幻想、慾望帶到虛擬的遊戲渲洩。Daly在公司偷取同事的DNA,製造一個電子版本的複製人放入遊戲,由他決定這些複製人的外型,把討厭的人變成外星人或者怪獸。這些複製人來自真實世界的人的意識和記憶,儼如有自我意識和思想的人,可理解為獨立於真實世界入面的另一個自己。

Black Museum

曾經舉世聞名的Black Museum,以展品背後的暗黑故事而聞名於世,曾經負責研究發展神經技術,神經系統接觸介面的館長Haynes,曾發明過不少作品「幫助」醫生、病人和囚犯。為了令醫生能更準確診症,把他和病人的感官連結,令他感受到病人的痛楚而更準確斷症;然而,這位醫生戀上這種痛楚,最後為了得到更多感官刺激而自虐甚至虐待別人,以獲得對方在痛苦、驚恐的狀態下的痛楚。

一個年輕婦人因一次車禍昏迷不醒,Haynes提議把婦人的靈魂植入到丈夫腦中,讓兩個意識同時分享一個軀體內;這種狀態最終令婦人的丈夫覺得被監視,最終把她的靈魂寄居在毛公仔身上,這隻不會說話的毛公仔,終日只能靠兩個按鈕表達意顯,但她的心聲卻無人聽見。全館過往最受遊人歡迎的,是一名不斷接受電擊的囚犯,因為死前答應Haynes把自己的靈魂留下來,Haynes就把這個電子版本的囚犯放到博物館中,在遊人面前不斷上演痛苦受虐一幕來取悅大眾,賺取博物館收益。

Haynes把科技與人的神經連接,令人保存靈魂,無論是那個被傳送至毛公仔的靈魂,抑或在電擊房中的靈魂,這些研究都是以「幫助」別人作藉口,實際上是利用科技滿足自己的慾望,肆意控制和折磨其他人的意識,令對方在擺脫了軀體的限制後,活活囚禁靈魂,讓每位參觀博物館的人都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

科技=權力監控

我們透過監控這動作獲得安全感,同時開始依附這個行為而生。監控不再需要面對面或其他有形的方式,只需連接人腦直接取片段播到屏幕,誰都沒有隱暪的權力。當人人都可以隨意透過監控,獲得安全感和權力時,這種技術究竟是好是壞?

Arkangel

單親母親Marie對女兒Sara呵護備至,為了確保女兒的人身安全,把監控系統Arkangel植入Sara腦中,這樣可以透過系統對女兒進行高度監管,包括女兒的身體狀況,身處的環境。由Sara幼年到青少年,Marie把女兒與這個社會隔絕;為了讓女兒不會被暴力、血腥、色情的內容所「污染」,把相關的影像模糊掉,令Sara對鄰居不斷吠喊的狗隻的模樣,同學手上的色情暴力影片,甚至連血滴的模樣都一無所知。

這個系統可以是Marie保護Sara的工具,同時更是Marie用作滿足自己控制權和獲得安全感的CCTV,她把女兒跟外界完全隔離,希望確保她安全,永遠留住她的純真;事實上,Marie只能依靠系統了解和探知女兒的一切,用系統知悉Sara的記憶和感知,用監視取代溝通,系統變成了Marie一種心癮。這種家長監控的方式,用意究竟真的是保護,確保所有東西都在掌握以內,不會偏離自己的計劃;抑或只是用科技獲取安全感,甚至名正言順取得監控的權力?

Crocodile

劇中女主角Mia是一位著名建築師,多年前幫友人Rob隱暪撞死人的事件,本來事情已經永遠埋在Mia的記憶中。直到多年後Rob突然到訪,表示自己萌生悔疚自首之意。當時擁有地位和財富的Mia怕Rob的悔疚令她一無所有,於是把他殺死。這件看似只是Mia的記憶和秘密,最終跟保險經紀Shazia一次替客人索償的事而纏在一起。Mia在酒店內殺死Rob當晚,Shazia的一個客人在該公寓附近街道被一架披薩車撞倒,Shazia替客人索償過程中,需要錄取當晚在附近出現人的記憶。

Shazia帶同錄憶機,先開始向客人問話,在客人的錄憶片段中見到在附近公寓的一名牙醫;最後又在牙醫的錄像中,見到Mia的身影,Shazia找Mia,她的記憶如錄像帶般播出來,Shazia如同目擊Mia殺人過程,最終亦招至殺身之禍。當監視成為一種可任人挪用的權力時,代表我們再無私隱可言,劇中Mia的殺人經過雖然最後全憑這部錄憶機得以真相大白;但值得思考的是,當存取記憶變成一種達到目的,小部分人的特有權利,例如劇中的保險經紀、警方,再沒有人可以拒絕透露自己的記憶,甚至有所謂的私隱。

科技=人類的最終敵人

科技過度發展至開始反過來控制人類時,我們又開始感到危機,甚至起來反抗,希望維持人類原來的控制權或者地位。

HANG THE DJ

故事主題令人聯想到現時的交友apps,或者一些結識異性的網站,這些設定聽起來該是最無威脅吧?但在劇中的男女,他們想依賴系統找出另一半,同時要跟從系統指示,先後跟不同人拍拖,直至系統通知他們找到真命天子;諷刺的是,人人希望令自己有更多選擇,在系統揀選過程中一旦遇上自己者不喜歡,都不能拒絕,不能順從自己意願篩選。

男女主角Frank和Amy,在一次約會中認識同時認定了對方,但因為要跟從系統指令,各自跟不同人拍拖;直到後來,他們再次重遇。Frank希望自己能跟Amy日後一起,於是偷看系統的預設拍拖時間令系統不斷削減他們相處的時間。二人決定不依從系統裏面的指示依時間分開,在夠鐘的一刻他們被系統的人員逮捕;直到他們爬出這個系統預設的環境後,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系統設定的測試,用以證明二人就是合適的一對。真實中的Frank和Amy坐在酒吧,系統顯示他們是擁有高合拍度的一對,適合成為情侶,二人最終還是沒有離開系統,突顯人類盲目依賴科技以獲取安全感,免得自己寂寞。

METALHEAD

第四季中最短的一集,只有30分鐘,直截了當的人類與科技的終極一戰。科技過度發展,人工智能被研發,世界逐漸被機械人、人工智能全面控制,並且發展到與人類為敵,務必要剷除異己的地步。故事場景並非我們幻想和憧憬的科技化城市,反而到處是渺無人跡的荒地,廢棄的倉庫入面埋藏了不少機械人,把主角Bella的兩名友人殺死,Bella亦展開被機械人追殺的逃亡戰。

全片用上黑白色作主調,感覺就如機械人在掃描週遭環境時系統所示的黑白兩色,令環境看起來更荒涼。故事節奏明快,亦如實地講述機械人與人類角力時的強弱,人工智能只需幾秒間掃描,已經可以找到敵人的位置。Bella由荒地逃到大屋,發現這間荒廢大屋的主人早就被機械人殺死,剩下骷髏;她只可靠自己奮力跟機械人一戰,這個機械人最終雖然被Bella殺死,但除了這個機械人,還有更多的機械人能在系統感應下意識到Bella的位置。劇中最後由外型如蟑螂的機械人一部一部走出來,整個場面都顯示人類走到盡頭,機械人已經完全佔侵人類世界。

文/壹貳

圖片/網上截圖